摩擦色牢度﹕垂直旋转摩擦仪 AATCC 116-2001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此测试方法用于测量已着色纺织品表面的染料经过摩擦后转移到其它表面的情况﹐适用于各种纤维制成的纱线或织物﹐染色的﹐印花的或以其它方式着色的织物﹐尤其适合于印花面料。
1.2 测试程序包括干摩和湿摩。
1.3 任何处理都可能影响颜色转移的级别﹐根据具体的要求在任何处理状态下都可以进宪此测试。
2.原理
2.1 试样固定在旋转垂直摩擦仪上﹐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标准摩擦布摩擦。
2.2 将摩擦布与AATCC沾色评级灰卡对比﹐评级。
3.朮语
3.1 色牢度﹕名词﹐材料颜色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抵抗颜色改变的能力以及材料在加工﹑测试﹑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置于某种环境下抵抗相邻材料染色或与相邻材料相互染色的能力。
3.2 摩擦脱色﹕在摩擦条件下﹐染色剂从一个已染色的纱线或布的表面转移到另外一个表面或邻近的区域。
4.设备与标准物质
4.1 垂直旋转摩擦仪
4.2 标准摩擦布﹐尺寸51X51mm(2X2 in)。
4.3 AATCC彩色样卡
4.4 AATCC沾色灰卡
4.5 白色AATCC吸水纸
5.确认
5.1 检查测试仪器运行是否正常﹐并作好记录。这些观测数据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产生不正确的测试结果从而影响等级的评定﹐而这些不准确结果是由一些不常规的摩擦图形所引起。
5.2 用一个内部的摩擦牢度级数较低的摩擦纺织品作为一个标准样品﹐进行3次干摩擦试验。
5.2.1 因为沾色不均导致摩擦布上摩得的图形不圆﹐表明摩擦指表面不平。
5.2.2 摩擦图形有重影﹐表明摩擦时有松动。
5.2.3 样品侧面有摩擦痕迹﹐说明金属夹的弯曲向下且不够高以至阻碍了摩擦样品表面。
5.2.4 确定湿摩擦布准备的方法。
5.2.5 如果摩擦仪上的砂纸被摩擦的位置与邻近的位置光滑﹐或摩擦时试样滑动﹐则要更换砂纸。
6.测试样品
6.1 试样的尺寸为大约为25mm2的正方形。
7.调湿
7.1 测试前按ASTM D1776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预调湿和调湿﹐每块样品和摩擦布必须在21±1℃﹐65±2%RH的环境中﹐在筛网或有孔的调湿架上分开放置至少4小时。
8.测试程序
8.1 干摩擦测试
8.1.1 将仪器上半部抬起﹐将摩擦布置于垂直杆的尾端并用弹簧夹固定。
8.1.2 将试样固定在摩擦杆下方﹐放下仪器的上半部份使其回到操作位置﹐使位于摩擦杆末端的摩擦布接触到试样﹐加上砝码﹐使摩擦指下端(给试样施加)的压力为11.1N±10%。
8.1.3 左手固定试样﹐用右手转动转轴20圈﹐这时垂直棒将转动40个相向的圈。
8.1.4 抬起仪器的上半部份﹐取出试样和摩擦布﹐调湿﹐然后评级。
8.2 湿摩擦测试
8.2.1 准备湿摩擦布﹐先将已调湿的摩擦布称重﹐然后将它浸泡在蒸馏水里﹐每次准备一块。
8.2.2 摩擦布*浸湿后﹐取出夹于白色AATCC吸水纸中挤压﹐使其含湿率为65±5%。
8.2.3 避免在测试开始前水分蒸发﹐以致含湿降到规定的范围内以下。
8.2.4 其余步骤同上述干摩擦中的8.1。
8.2.5 取下摩擦白布放于室温21±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中至少4小时。测试后﹐可能有些纤维沾要摩擦小白布上﹐对评级产生影响﹐所以在评级之前﹐要用透明胶轻轻粘去摩擦白布片上的松散绒毛。
9.评级
9.1 通过检验AATCC彩色评级卡或者AATCC标准沾色灰卡进行评级。
9.2 评级时﹐在测试过的摩擦布下面垫三层未使用过的摩擦白布。
9.3 如摩擦白布上的圆形周围沾色比中间严重﹐要在报告中注明。
9.5 评定干摩擦和湿摩擦的级别﹕
5级—可以忽略或无颜色转移
4.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4-5级或AATCC彩色样卡的4.5级
4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4级或AATCC彩色样卡的4级
3.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3-4级或AATCC彩色样卡的3.5级
3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3级或AATCC彩色样卡的3级
2.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2-3级或AATCC彩色样卡的2.5级
2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2级或AATCC彩色样卡的2级
1.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1-2级或AATCC彩色样卡的1.5级
1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1级或AATCC彩色样卡的1级
9.6 同一样品如测试了多块试样﹐取每块试样的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到0.1。
10.报告
10.1 报告9.5评定的级别
10.2 说明是干测试还是湿测试。
10.3 说明评定是使用AATCC沾色灰卡还是使用AATCC彩色样卡。